日前,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实验室里,科普微电影《苔藓》摄制组正在拍摄科学家尝试人工培育泥炭藓的场景。这部5分23秒的科普微电影,每一帧都刷新着人们对于苔藓的认知和想象。
在第五届上海国际科普微电影大赛的评选现场,《苔藓》从近300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大赛最高奖项“评委会大奖”的唯一获奖影片。
《苔藓》只用5分钟,讲述了一个关于古老高等植物的好故事。
影片从一开始就试图颠覆观众对苔藓的刻板印象。苔藓并不低微,反而是对地球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发展极其重要——该片告诉观众“苔藓植物是地球上资历深厚的元老”。
苔藓出现之后又过了1.6亿年,恐龙时代才慢慢来临;约4.7亿年前,苔藓类地被植物在地球上迅速蔓延,成为地球首个稳定的氧气来源,使得地球上演化出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型、可移动的智慧生物;苔藓看似体态渺小,其实是一个“大家族”;苔藓不仅属于高等植物,而且是高等植物中种类仅次于被子植物的第二大类群;它还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是南北极的优势物种。
据悉,近年来,随着苔藓微景观、苔藓涂鸦等绿色艺术形式的风靡以及园艺市场对苔藓的巨大需求,大量的商业化野外采收行为甚至掠夺式采伐,对苔藓植物的野外生存构成极大威胁。
2017年年底,华东师大苔藓植物学研究团队决定以科普微电影的方式,普及苔藓知识,唤起人们保护苔藓资源的意识。项目策划一经提出,便得到上海闵行区科普项目、华东师范大学文化建设项目、校博物馆筹建办、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学生命科学)的联合资助支持和《野性中国》拍摄团队的技术支持。
“在生物学领域,国内已有的科学纪录片主要关注濒危的旗舰动植物,而非苔藓这样看似卑微的生物。”《苔藓》的主创团队负责人、华东师大生物博物馆馆长朱瑞良说。朱瑞良是国内苔藓植物学的领军人物,曾担任世界苔藓学会副主席,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的资助,在苔藓研究方面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科普大片的“群演”都是华东师大苔藓植物学研究团队的科学家们。尽管影片没有直接提及他们在苔藓植物系统分类、重要类群的进化,及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但透过“寻找金发藓”“探索人工培育泥炭藓的方法”等片段,观众便能感受到科研人员为生态保护、苔藓保护而不懈探索的科学精神。
小植物、大生态,华东师大苔藓植物科研团队正努力唤起人们爱护、保护苔藓,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意识。他们想做的终究不只是一部电影,而是在每位观众心里建起一个苔藓保护区。
文章来源于:www.ddxy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