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在报告中指出,鉴于当前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大幅减少,恢复产能需要从增加能繁母猪开始,而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因此,分析师预测,要到2020年下半年猪肉的供需矛盾才会缓解,届时我们或许会迎来猪肉价格向下的拐点。
数据来源:今日养猪
这是10月30日全国26省的猪肉报价。最便宜的猪在海南,28.44元/公斤,是正常时期的2倍,大约是一杯星巴克的价格。在尚未完全实现星巴克自由之前,很多人先失去了猪肉自由。
星巴克不用天天喝,但猪肉是必需品。
必需品的一个特征是,需求价格弹性小、需求收入弹性小,这意味着商品价格的变化、消费者收入的变化,都不会太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国人爱吃猪肉由来已久,消费量也趋于稳定,实际上,价格受供给量影响最大。
国泰君安曾做过供给量与猪肉价的数量分析,供给收缩量:价格上涨幅度≈1:7。历史数据也基本符合这一推算,2011年,供给减少6%,肉价上涨46%;2016年,供给最少时降低了近15%,肉价上涨了100%。
命中注定有此一涨,猪周期来了
一只猪,从配种到出栏需要8至9个月不等。其中配种到猪崽114天,猪崽到出栏大约半年。一般情况下,品种越好,出栏时间越短,最好的品种只需要5个月。养猪不似种地,是一份全年无休的事业,每个月都会有母猪配种、小猪出生、生猪出栏。
这是猪的生长周期。除此以外,猪还有价格波动周期,又称猪周期。
完整的猪周期一般持续3-4年,同时猪肉价格又可以在一年内小幅波动,正是“周期套着周期”。山西省老兵养殖场的陈泽平向金融界介绍,每年9-10月,”猪肉价格都会上涨,也好卖”。因为,在这两个月里,全中国人民会先后迎来中秋和十一两个假期,而与此同时,四川人民会迎来他们制作腊肉的旺季。“这两三年,春节都没有9、10月卖得好,大家有钱了,过节都吃海鲜了,但四川是吃猪肉的大省。”陈泽平认为四川人对9-10月猪肉价格的贡献功不可没。
说完了一年内的小周期,我们来看看真正的猪周期。
据东兴证券研究所的统计,2006以来,我国大致经历了四轮猪周期,分别为2006年-2010年、2010年-2014年、2014年-2018年,以及2018年至今。前三次表现较为一般,是普通猪周期,具体表现为猪肉价格先上行1-2年,后下行1-2年。
由于篇幅限制,我们只讲一轮受外界因素干扰最少、最典型的猪周期,2010年-2014年。2009年末,前一个周期刚结束,此时猪肉价格低,养殖户数量少,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进入2010年,过少的能繁母猪数量终于影响到猪肉供给量了,肉价开始攀升。2011年9月,猪肉价格达到30.4元/公斤,市场又开始看好养猪行业了,养殖户变多,能繁母猪存栏量增加,肉价随之滑落,进入下行通道。
猪周期的“死循环”
而本次,由于肉价涨幅过大,上涨速度过快,被称为“超级猪周期”。当然,除了内生的猪周期外,影响本次猪肉价格波动的外生因素也不少,比如非洲猪瘟和环保政策。
非洲猪瘟:没有疫苗,一招通杀
陈泽平养猪11年,这不是他第一次经历猪瘟,却是第一次见识到非洲猪瘟:“只要有1-2头染上,很快整个养殖场的猪就都不行了。而且这次和以前的猪瘟不一样,没有疫苗。”他的养殖场不算大但也小具规模,存栏量1800头,一年的出栏量可以达到1200-1500头,一场非洲猪瘟把这一切都带走了。
2018年8月3日,沈阳报出第一起非洲猪瘟疫情。半个月后,疫情蔓延到南方。半年后,全国30个省市都出现了非洲猪瘟。措施上,先是禁止疫情区的猪肉出省、入省,在疫情反复或得不到控制的地区,就只有扑杀。荣大一姐算过这笔账:“截止今年上半年,我国扑杀生猪100多万头,按照生猪出栏体重均值120KG计算,大概是12万吨。行业普遍估计,本次猪瘟将影响中国猪肉产量下降30%。”
直至截稿时,非洲猪瘟的疫苗也没能实现商用。光大证券在分析报告中梳理了疫苗时间线,今年4月,非洲猪瘟疫苗的实验室研究工作首次取得成功。8月,公布研发成果并申请专利。9月,农业科学院表示疫苗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然而,现实无情粉碎了养殖户们对疫苗的期盼——在生产、应用之前,疫苗还要进行研制与注册,时间起码在1年以上。
环境保护:你不杀猪,猪却因你而少
2014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了《环境保护法》,对畜禽养殖选址做出了规定,并要求对畜禽的粪便、尸体和污水等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置,防止污染环境。一年后,也是4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明确规定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要在2017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离禁养区。
这是环保政策对生猪养殖产生重大影响的开始。
陈泽平的养殖场在北方,受此影响较小(南方水网多),但他也有耳闻:“南方养猪的,尤其是散养户和小型的养殖场,都关得七七八八了。靠水库的、河边的、生活区的,全都要关停。”海南的柠檬也有个养殖场,最具规模时曾有过30头猪,出栏了不会卖很远,就近消化。她向金融界抱怨:“原来养猪的都不让养了,本来就在赔钱。”她说那些曾经一起养过猪的人,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
数据显示,几次指导文件下发后,调减南方水网地区的养殖总量为1600万头,全国水网地区的133个主产县禁养区内,关闭或搬迁养殖场24659个,减少生猪存栏282万头。
实际上,政策的初衷是,降低生猪养殖对南方水网的环境破坏,转移养殖场部分至北方。最初,搬迁进行得还算顺利,然而地方政策层层加码,禁养区面积不断扩大,一度达到原先规划的8倍,很多养殖户不得已放弃养猪。福无双至,搬迁还未完成,非洲猪瘟来势汹汹(上文我们提到过,出现疫情的地区严禁猪流通),迁移由此停止,存栏量持续下降,猪肉供给进一步短缺。
远川研究9月初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划定的禁养区4.9万个,面积63.6万平方公里,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21.3万个。从2015到2017年,累计清退产能约6000万头。
好在,令人稍感宽慰的是,各地政府在意识到问题后,逐渐撤销了部分“矫枉过正”的政策。有些地区还宣布要对养殖户进行补贴,“我们这里8月份就说要补贴了,但现在都没看到钱。”陈泽平对金融界说道。或许是政策落地仍需时间。但我们仍需考虑地是,哪怕那些“受了伤”的养殖户愿意再回来养猪,猪也是需要时间成长的。
吃不上肉还得自己想办法
为了能让大家吃上猪肉,政府确实想了不少办法。
还记得十一之前发放的3万吨冻猪肉吗,哪来的?进口。中泰证券研报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猪肉进口同比大增36%。
但进口量之于国人的消费量,杯水车薪。我国一直是全球猪肉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且一直秉持着自产自销的模式。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猪肉的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5404万吨、5539.8万吨,欧盟27国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2430万吨、2138万吨,美国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1194.2万吨、974.9万吨。
全球可供中国进口的猪肉数量实在太少了。数据显示,2018年猪肉进口仅占我国消费量的2.8%,全球可供调剂贸易总量也仅占我国年消费量的7%。当存栏量已降39%时,不论2.8%,还是7%,都难补缺口。
况且,作为世界最大的猪肉消费国,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才踏实。
本轮超级猪周期始于2018年年中,已历时1年有余。目前,猪肉价格还处于上行阶段。
数据来源:今日养猪
恒大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在报告中指出,鉴于当前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大幅减少,恢复产能需要从增加能繁母猪开始,而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因此,分析师预测,要到2020年下半年猪肉的供需矛盾才会缓解,届时我们或许会迎来猪肉价格向下的拐点。
就在上周五,农业农村部公布了最新数据。9月,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生猪存栏环比增长0.6%、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3.7%,后备母猪销量继续增长,猪饲料产量和销量都有回升。
发言人魏百刚总结说:“生产恢复向好的因素明显增多,生猪生产整体上进入了止降回升的转折期。按照这一趋势,年底前生猪生产产能有望探底回升,明年有望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那就耐心等待吧,等周期下行,等疫苗商用,等猪从风口缓缓降落。
来源:金融界
以上便是疯狂的肉价:等待风口上的猪回归凡尘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的同时想要了解更多论股网资讯消息,可关注配资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