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救人受伤受益人承担赔偿责任 弘扬见义勇为美德

发布时间:2025-05-25 13:05:57

自民法典颁布五年以来,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注重将法理与情理相结合,通过依法妥善处理每一起案件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传承中华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涵盖见义勇为、孝亲敬老、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旨在通过司法裁判推动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促进和谐与文明进步。

2023年12月,在上海市普陀区发生了一起见义勇为事件。柴某和顾某同乘地铁七号线镇坪路站上行自动扶梯时,顾某不慎向后摔倒。柴某及时救助使顾某未倒地,但自己因此受伤。经医院诊断,柴某左跟骨前外缘撕脱骨折,左足、左踝退行性改变。因救助行为,柴某被授予“普陀好人-见义勇为”证书。随后,柴某起诉顾某赔偿其因救助受伤产生的医药费等损失7992.68元。法院根据民法典规定,认定受益人顾某应给予适当补偿,并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及相关部门奖励决定,最终酌定补偿金额为7000元。此案彰显了鼓励见义勇为的司法立场。

段某是某传媒公司旗下的一名主播艺人。在直播过程中,公司负责人要求段某隐瞒已婚事实并用各种话术与观众保持暧昧关系。段某拒绝这一指导意见并请求解除合同。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后,段某停播。传媒公司以违约为由提起诉讼,要求段某支付违约金及律师费。法院审理认为,传媒公司的要求违背公序良俗且违反合同约定,属于违约在先,故驳回了传媒公司的诉讼请求。此案例表明,法院支持网络直播从业人员拒绝低俗表演的权利,同时维护了网络行业的健康发展。

李某驾驶车辆与喻某及其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喻某受伤。交警部门认定李某负全责。喻某先后四次住院治疗共801天,但其中434天无任何治疗和用药记录,属于“挂床住院”。喻某起诉李某及保险公司赔偿各项损失60余万元。法院最终判决保险公司和李某赔偿喻某40余万元,不支持“挂床住院”期间的相关费用。此案强调了诚信原则的重要性,对不诚信行为说不,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